• 当前位置:
  • 首页
  • -
  • 风险提示
  • 【风险提示】信用卡催收须规范

      近日,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分别收到监管部门的罚单,主要缘由均是信用卡催收严重不审慎。尽管监管部门没有就此事透露更多细节,但是“严重不审慎”这一措辞已经暴露出部分商业银行在信用卡催收管理上存在短板,应引起高度关注。
      依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》第四十六条规定,银行业金融机构出现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情形的,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,并处2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...
    专栏风险提示
    | 2022-07-01
  • 【风险提示】警惕!冒充公检法骗局有了升级版

      接到陌生电话,对方自称是疾控中心的,而你是密接人员。这时,你是否会感到恐慌?近日,福建省泉州市反诈骗中心发布预警信息,近段时间以来,借疫情实施诈骗的警情已发生多起。警方提醒广大市民,这类骗局属于冒充公检法诈骗的最新升级版。
      案件 接到“疾控”电话 受害人损失巨大
      几天前,市民张女士在家中接到了一通电话,对方自称是“广州市疾控中心”的工作人员。其对张女士说,她是密接者,需要去隔离,而后询...
    专栏风险提示
    | 2022-07-01
  • 【风险提示】“坑老骗局”花样翻新 养老保健理财领域高发

      近年来,“银发经济”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市场力量参与其中。但不少诈骗分子也盯上这块“大蛋糕”,他们利用部分老年人注重养生、投资无门、辨识能力不足等弱点,以“名医神药”“投资返利”“老有所依”等名目,对其进行“洗脑”“围猎”,达到骗取钱财目的。
      坑老骗局“三板斧”:名医神药、藏品理财、养老服务
      今年4月,为期半年的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正式启动,各地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,延伸治理侵...
    专栏风险提示
    | 2022-07-01
  • 【风险提示】@高考生 这些照片别乱“晒”

      6月28日,太原市反诈骗中心向社会发布预警提醒,高考结束后,考生有很多值得纪念的时刻,但要注意拍照发微信朋友圈时,有6样东西千万不要“晒”。
      个人隐私要保护好
      准考证。高考结束后,准考证务必要保管好。很多学生觉得准考证已经使用完毕了,即便晒出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,殊不知其实上面的有效信息很多。如果考生把准考证晒到朋友圈,身份证号、考点等重要信息很容易被骗子复制使用。
      身份证。身份证打了...
    专栏风险提示
    | 2022-06-30
  • 【风险提示】坚决对“好评返现”说不!

      “没想到很快就收到了10元转账。”近日,一则某平台帮消费者向商家追回“好评返现”的消息引发关注。为什么平台帮消费者维权还会引发争议?因为“好评返现”本身涉嫌不正当竞争,平台这样做属于变相支持“好评返现”,帮谁都是错。
      今年5月,李女士在一家电商平台花19.9元买了一条裤子,到货后她发现包装袋中还附带一张10元的“好评返现”卡。李女士按卡片要求,给了商品五星加图文好评,可商家只返了她10元优惠券,且...
    专栏风险提示
    | 2022-06-3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