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自深圳、苏州、上海、北京、成都等城市试点数字人民币以来,数字人民币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。在成为热点话题的同时,数字人民币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了。各种假借数字人民币名义诈骗的手段花样翻新。不法分子利用部分普通市民对数字人民币缺乏了解、想积极参与的心态,打着“数字人民币”的旗号进行诈骗,造成民众信息泄露和财产损失。3月17日,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其官方微信公众号提醒公众,提高风险意识,不偏信轻信,防范利益...
-
“20岁,真心处对象可奔现”“要爱一起玩游戏”“游戏不用充钱,就看怎么玩”……看似是一段美好的网络婚恋交友,没想到实际是骗子精心布下的“爱情陷阱”。日前,江苏省苏州市姑苏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通讯诈骗案,发现林某为首的20人团伙以“谈恋爱、玩游戏”为陷阱,骗取1100余名被害人网游充值228万余元。
法院查明,该案中,林某团伙分工明确,分为推广组和运营组。推广组成员负责虚构单身女性身份,在社交平台、婚...
-
巨大的养老需求与匮乏的优质供给之间的矛盾,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,且越发猖獗。近日,海南有三家带有“养老银行”字样的公司,出现在当地金融监管部门发布的通报中。因涉嫌从事非法金融活动,这三家公司的营业执照被收回。
近年来,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,各类养老机构逐年增加,其中一些不法分子趁机以各种由头展开对老年人的诱骗:或以床位供给紧张为由预售床位,诱惑老年人办理“贵宾卡”“预付卡”,从而收取高...
-
日前,广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2020年消费维权典型案例。去年,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受理消费投诉、举报、咨询76.14万件,同比增长75%。其中,受理消费投诉38万多件,受理消费举报32.37万件。全市市场监管、消委会系统主动适应新常态和消费升级新趋势,积极化解消费维权难点问题,全面推进放心消费环境建设,切实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网贷培训须谨慎
协议条款藏“陷阱”
2020年春节后,市民梁女士看到某健身学院...
-
“限时0元,干货满满,马上报名,告别死工资,实现财务自由。”“超火爆理财项目,轻松日赚3000元。”类似这样的广告宣传语,在网络和短视频平台中屡见不鲜。据了解,不少消费者因轻信商家的宣传踏入理财课陷阱,不仅没有学到理财知识和技能,反而蒙受经济损失。
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小郑是一名程序员,此前对理财知识了解很少。去年11月,小郑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个理财课程的推荐,称只要花10元钱就可以快速掌握理...